圖解男性心理學 — 書摘心得
了解「男生」這種頭腦單純的動物在想什麼
簡介
收錄了將近120則案例,分析男性心理的一本「小書」。雖說頁數不多,篇幅也不長,從心理上探討男生們是怎麼想的,也講到生理上的差異如何造就思考模式的不同。
其中涉及蠻多心理學範疇,從基礎心理學到應用心理學都有提及,其中不只單純探討「個人」的部分,還有提到關於家庭,從家庭成員的組成、與兄弟姐妹的關係,都可以看出對方的「心理傾向」。也有提到不只天生差異,幼童時期的「不滿足」也會影響發展,成人時期的那些「補償心理」就是因此而來。
總的來說,可以說是討論面向蠻全面的一本書,因此個人挺推薦男性們買來自己看一看,知道自己平常到底在想什麼,一窺究竟。
書摘
生理構造「天生」就不同
以腦袋的構造來說,男性的胼胝體平均比女性小約30%,這個組織的功能是將大腦左右半球的資訊作交換處理,越大越發達的話,語言(左半腦)與圖像(右半腦)的訊息處理量更大,在表達方面會更加有利。
因此,男性因為這樣的天生結構與女性不同,因此更常只用左半腦在進行溝通應對,左右腦互換的訊息比較少,在敘述與表達方面較為「不利」。所以如果是需要表達的場合時,男生通常只會針對主題進行討論而已,想辦法作出結論就好,不喜歡(也不擅長)把整個「情節」講述清楚。
相對地,女性的情節記憶比較強,能夠記住當時的情境,比較能完整把過往的人事物都描述得一清二楚,所以不要怪為什麼男朋友、老公都記不清楚紀念日還是某個重要日子的細節了,因為我們真的天生不擅長啊(但還是要想辦法記住特殊日子,記在軟體上也好,彼此的感情會更融洽)。
男生吵架怎麼都不說半句話?
尤其在男女情侶吵架時,女生可以輕易的將腦中所能想到的對方缺點,一次通通講出來,就是因為在情節處理這方面女性比較擅長,所以能夠把大大小小的細節通通化成言語說出來。
然而,男生傾向等對方罵完,再一次整理所有「情報」反擊回去,因為男性比較難「見縫插針」,無法即時處理對方的怒言來作回應。用電腦來比喻,在雙方吵架時,男生腦袋中的CPU是處於「過載」的狀態,一次接受太多的資訊,需要等待腦袋收集資訊並處理,但常常會「直接當機」,覺得太累而選擇不回應,而讓女方覺得你怎麼都不反應,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在隱瞞著我,還是已經對我沒感覺了?
但其實男方只是「累了」,不見得有什麼難言之隱,心中也是挺生氣的,只是沒有心力在想該怎麼應對了…。
更好的衝突方式,就是適當的留白,不要一味的講出自己的怨言而已,給對方足夠發話的時間,這樣一來一往的意見交換,才能讓雙方能在吵架之中解決衝突,並且有所成長。
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記得針對「事情」發怒就好,千萬別「對人」貶低,也就是不要人身攻擊。這樣不僅無法解決衝突,如果說到「是對方本身有問題」或是不實的指控,例如說到對方就是喜歡到處留情,雖然可能是女方想要對方注意自己而講出的怒言,因為男性的自尊心又特別高,聽到這種「莫須有」的汙衊,聽了之後可能會直接「心灰意冷」,可能就這樣造成一些「無法挽回」後果呢(像是暴怒而動用暴力等等)。
男生是「視覺」動物
因為右腦比較發達,所以空間感基本上比較好,而且喜歡那些「會動」的東西,幼童時期就可以看出區別,小男孩比較喜歡車車、機器人那些可以動可以操縱的玩具;而小女孩則是比較喜歡靜態的玩具,特別是那些色彩豐富的洋娃娃或扮家家酒。
這也難怪電玩遊戲大多玩家都是男性,尤其是那些動作、射擊、球類遊戲玩家的性別幾乎是男性占大多數,或許就是因為這個「天生」的原因吧。
前面也提到,男性的左右腦交換能力較弱,所以通常做事情只會用某個特定的半腦,在思考事情時比較不會有過多的雜訊,一次只能想一件事情,這也難怪會被說「頭腦簡單」。但這樣也不是都沒有好處,優點就是專注力較強,可以在某件事情上鑽研許久,這也是為什麼「職人」(某個領域的技術達到極致)大多都是男性的原因吧。
尤其是視覺處理比較擅長,在解決空間立體圖像問題時,可以更專注的處理相關問題,像是開車或是3D繪圖等等的工作,就是男性居多。但相對的,缺點則是難以一心多用,男性無法一邊看著電視,一邊接聽電話,對我們來說這樣的處理負荷太大了,光是聽電話與應對的處理(左半腦),就已經佔據腦袋可以執行的工作量了,再看電視(右半腦)就無法應付過來了。而對女生來說,這件事倒是挺稀鬆平常的,邊看電視邊聽電話沒什麼大問題,有時甚至還可以處理其他事情呢。
只講結論就好!
在生理構造那部分就有提到,男生不喜歡對方講得「落落長」,有事情先從結論開始講起。因此,與男性同事、上司溝通的訣竅,就是先把資訊整理好,從總結開始提起,用這樣的「開門見山」法起頭,再講其他細節與原因,如此一來,身為男性的同事、主管們,就會覺得妳講話很簡單明瞭,做事有效率,是個能幹的人才。
隨時都在與人「競爭」
身為男性,會認為同輩之間都是「競爭對手」,這是因為男性賀爾蒙中的「睪固酮」在作用,對其他同性都抱持著一定程度的攻擊性,覺得任何小事情一定都要清楚得「分出高下」,顯現誰比較厲害,可以說是原始的本能,因為遠古時期確實是如此,只有比較優秀的人才能脫穎而出,比較有機會受到女性青睞,並留下後代子孫。
而女性則是偏向合作,對於同輩或晚輩大多是傾向主動接觸並伸出援手,競爭意識沒有男性這麼強烈,偏向團體一起進行行動。或許也是因為本能的緣故,女性相對男性在體格方面比較弱,在遠古時期就學會必須團結與察言觀色,尋求強者的庇護或者有同伴的合作,才能在險惡的環境中活下來。
另一方面來說,之所以會喜歡競爭,其中一個原因是男性的自尊心極強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「很愛面子」。自尊有分兩種,一個是自負,會感到自豪並滿意,覺得自己能力足夠且有信心;另一個是認同需求,剛好跟自負相反,是需要他人的認同,覺得能力被肯定才會感到有信心。
而自尊心過強的話,即便做錯也不肯回頭,會因為對自己過於有信心,覺得自己才是對的,而且「面子拉不下」所以不肯改變。簡單來說就是「固執」,而且喜歡到處比較,任何事情都要一爭高下、分出勝負,因此也容易瞧不起別人,覺得自己比較好;其他人說什麼意見都無法打動這種人,通常只遵照既定的行為準則在行動。
擁有適當的自尊心,能讓自己更有信心面對任何事物,即便是有挫敗也不會馬上放棄,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並繼續努力下去。同時也能聽取他人意見而改善,在努力之後被他人肯定,增加更多的認同感而繼續奮鬥,成為正向的循環並持續進步。
但要小心惡性循環,像是結合賭博這方面的「部分強化」心理。部分強化是指那些「偶爾」才會得到獎賞的行為,因為永遠不知道下次得到獎勵是什麼時候,這樣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刺激感,讓人忍不住持續投入下去。再加上自尊心作祟,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,「下次一定」會中獎,就難以從這個「泥沼」中逃出,無法正視沉沒成本,最終無法自拔於賭博…。
花心劈腿是本性?
可以說是男性的本能,想辦法留下更多的後代的本能。不過這可不能成為劈腿的理由,因為你不是只靠著本能在生活著,否則早就被警察給抓走了。所以感情上還是要以忠誠目前的伴侶為主,除非對方以及法律可以接受一夫多妻、一妻多夫等等,否則還是不要劈腿為妙。
喜歡身材姣好、年輕貌美的也是同樣道理,因為這些條件的女性確實在生育方面更有優勢,所以本能地會「偷瞄」其他美麗的女性,這真的是不可抗力啊。
不喜歡陪女生逛街是天生的?
如果是挑選某類產品,例如為了新家而物色新的家電,男生寧願先找好所有資料,做好比較之後到現場再進行最終決定,因此在研究單一產品方面,男性或許能做到更透徹。而女性則是可以在現場到處看看再加上介紹與推銷,就能做出決定。
前面也提到男生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,腦袋的運作就像是一顆比較強的單核心CPU,不擅長看大量的資訊做比較,所以要我們一次看這麼多東西,還要聽店員的介紹,根本無法負荷。
另一方面,或許也是因為對那些女生逛的東西沒有興趣,看不懂也沒有欣賞那些女生喜好的眼光,寧願在旁邊納涼,滑滑手機就好。
為何汽車一定要搭配美女?
利用的是「聯想效應」:對於某事物的判斷,藉由聯想來轉移到另一件類似/附近的事物上。
舉例來說,男性看到美女自然會感到心動,而悸動的同時目光看到旁邊的汽車,不自覺得將這份感覺移情到旁邊的車上,藉此誤會是對車子「有感覺」,而透過這份誤會的好感,讓這些男性喜歡上這些車子,成為潛在的消費者。
而另一個與這種心理行為很接近的,也是類似利用移情效果,則是「月暈效應」。
簡單來說,看到對方手上閃耀動人的勞力士手錶,車頭燈亮眼奪目的勞斯萊斯,覺得這些外在的所有物「非常有魅力」,不自覺的也會覺得他本人很有能力,才能擁有這些身外之物。總的來說,這是因為我們很容易受到身旁的所有物、學歷、頭銜等等所影響,用這些局部的判斷,進而「以偏概全」地擴及整體的評價。雖然這樣不盡準確(而且常常失準),但確實是個判斷對方是否有能力最快的方法,因此大家自然而然會從這些初步的外在印象,來推論並評價對方了。
總結
知己知彼
女生可以透過此書,了解男生這些「天生」的思考模式,了解該如何從外表看出個性,也能從動作的小細節知道對方是否有好感,清楚彼此間的差異,知道各種情況該如何「對症下藥」。
遇到衝突吵架時,試著以男性的視角看待這件事,就能知道對方為何在吵架時怎麼都不說話,其實只是反應不過來而已,這時候可以稍微留點整理資訊的時間,讓對方好好消化整理再發言。而自尊心高的男性友人們,只要異性的一句「具體的」誇獎,就會樂得飛上天,並且對妳非常溫柔…,只要懂得男人這些天生的行為動機,就能與男性的相處更加融洽。
因此這邊要為男性們平反一下,有時候並不是男生們不願意,而確實是做起來會相當費力,就如同前面提到的一心多用,確實天生比較沒辦法這樣做,對我們來說這樣負擔太大了(笑。
雖然本篇心得沒有提到,書中有一整個章節提到的是伴侶夫妻的相處之道,該如何因應不同的情境處理。其中講到這些固有的男女間的差異,因為雙方長時間共處一室,原本彼此間可以因為距離而不在意的小細節差異,都有可能是造成衝突的原因。作者有提出許多具體的解法,以及該如何調適心理不平衡(說明造成某些男性心理行為的原因),蠻推薦翻閱這部分的章節,或許可以解決一些疑惑,解答長久以來那些總是想不透的男人到底在想什麼的問題。
然而,也不是單方面的女生了解男生而已,男生也可以藉由此書多多了解自己(像我就是如此),了解一些平常不會注意到的「思考盲點」,可以比較知道該如何避免被他人利用這些盲點,做出那些「身不由己」的事情,在看到汽車旁的美女時,雖然心動的感覺不自覺仍然會浮現,但可以用更理性的觀點看待這個產品,而不是純粹有著「莫名的好感」而覺得這台車不錯。
總的來說,我認為男生們別把本性當作藉口,雖說「本性難移」,天生的思考模式難以大幅改變。尤其是那些會損害他人權益或自由的行為,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點,例如自尊心天生比較高,而常常蔑視那些看起來不如自己的人,甚至用一些言語行為羞辱那些人。這樣的行為就不能說是「我天生就是這樣啊」,因為這只是不負責任的推託之詞,代表自己根本不經思考,被原始的本能給掌控了。
我們可以藉由後天的養成、自我的省察,知道自己自尊心比較高,但可以「多一點同理心」,在發言與行動之前「多想一點」,為了他人而改變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