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術 — Joy At Work
讓工作和生活都煥然一新的超實用整理術!
工作和生活的整理
工作上有沒有覺得…
工作桌上文件四散,昨天的紙本文件臨時要找也找不到;電腦中也是不知道剛剛放的檔案在哪裡,明明剛剛才丟到桌面而已! 有沒有覺得這樣的場景天天在發生,光是找東西就佔去你工作的一半時間,常常覺得自己該好好整理一下,但是都沒有下定決心花時間好好整理,日復一日在文件和檔案堆中掙扎著,被自己的一堆資料壓的喘不過氣。
生活上也是覺得自己常常瞎忙?
回到家之後,衣物和包包隨處一丟,上次的衣服和碗盤都還沒洗,包包也是因為上次找不到,而多買了好幾個,剛剛才發現原來塞在櫃子的縫隙。櫃子中充滿著以前旅遊買來的紀念品,不過也沒有時間擺好,只是到處塞在裡面而已,後來乾脆用布把它蓋住。
令人最生氣的是,上次為了申請的資料,要找畢業證書也是找不到,這次終於下定決心花時間整理櫃子,好好整理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…。
工作整理好,生活也一起乾淨清楚
如果你對於以上職場或生活的情境很熟悉,每天都會發生這些困擾,本書講述的各種「整理」方法,只要確實掌握其中的重點,下定決心花時間「一次整理」,你的工作和平常生活的環境就能煥然一新,除了該找的東西都找得到以外,意想不到的好處 — 「重拾本心」,也能在整理途中意外發現喔!
整理的實際好處
- 省錢:
雜亂 等同於 浪費,如同上面提到的例子,你每次找不到東西,當下的直覺就是再買就好,不自覺多了很多重複且不必要的消費! - 效率:
每次要找的東西都能快速找到,工作更加有效率也輕鬆! - 心動的空間:
將工作、生活的周圍整理成自己「心動」的環境,讓每一次上班都是愉快的心情,回到家的生活空間也是讓人心情放鬆,不管在哪個空間什麼時間,都保持著快樂放鬆的心情。
本書主題
書中除了講述「整理」的好處之外,更重要的是教述各種領域中真正實用的方法,教你如何在工作、職場、個人職涯、物品收納…等各種領域上,都用「整理」來重新審視。回顧自己的過去,珍惜並感謝擁有的一切,接著抱持著感激的心「果斷」丟掉不用的一切,著眼於未來。
接著介紹本書的三大核心概念,只要能貫徹這三種概念,基本上任何領域的整理都能通用,幫你好好找回自己「最初的感動」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,生活更加快樂。
3大核心
心動、堆在一起看、刪除
心動
本書最重要的整理、判斷法則 — 是否心動。
作者麻理惠自身以心動的方法整理自己職場、生活中的各種事物,體驗並歸納出「心動」的原則,以此作為一個東西「是否該留下」的準則。
- 工作上 — 找到工作的心動點
一次檢視所有的工作內容,誠實地問自己哪些是你會「心動」,執行該工作時是否開心,或是會「期待」該工作的到來,透過這樣的回顧檢視,能讓你重新認識自己的工作與職場,藉此讓你在工作時抓住自己心動的工作內容,在這些項目上更加專注,讓自己更有工作的動力。
特別是對於現在工作不滿時,更要做這樣的檢查,找出自己心動的工作內容,以及你的工作對誰有幫助(例如你工作做得好,可能主管會受益),並且看看那些自己不心動、討厭的工作內容是否能夠改變,藉此真正認識你自己與你的工作,這時候就算是離職,也能更加果斷地做出決定,不再怕自己有哪些留戀了。
- 一般生活物品 — 只留下心動的物品
「一次整理完」所有的生活物品,將所有的東西都「定位」,並且依照各分類(辦公、3C...等)裝在收納盒中。
每件物品都拿起來問問自己是否還「心動」,想得起來上次使用的狀況嗎? 如果不是必要但是很少用的物品(像是剪刀、膠帶…),那麼這個東西或許已經不再需要了,趁這個機會捐出去或丟掉吧!
- 人脈關係 — 珍惜你心動的人際關係
或許常常聽到別人說,人際關係就是要重視每個朋友,但是每個人「心動」的人際關係並不見得都一樣,而是要想想自己對於哪種人際關係最合適。
你或許對於"若即若離"的人際關係比較心動,而不喜歡那種喘不過氣的密集接觸式的人際交往方式,重點在於你重新「整理」認識自己的社交生活,不適合自己的交往方式,果斷不要再繼續下去,珍惜現有你「心動」的那些人,好好珍惜並認真經營,這才是健康的人際關係。
堆在一起看
- 一口氣整理
任何事物整理時的通用原則,總之將現在全部的東西攤開,一次完整地檢視自己有什麼東西。如此一來,我們可以在腦中先有全部事物「規模」的概念,一次概觀所有的種類、哪些是極端值…等,不只可以更明確地掌握整理的時間,也幫助我們真正了解自己擁有的一切。
接著就可以實際將這些事務分門別類,「不心動」的東西也可以更加果斷地丟掉了,尤其是重複的東西可以在這時候清楚地被挑出來。
- 決策整理
將決策主要分為三類,低、中以及高風險的決策。
低風險的決策盡量不消耗心力,採用自動化和授權;中風險通常會是數量相對多且需要消耗心力的,則是「善用整理」;最後剩下的高風險,則是在整理完中風險的決策之後,最需要花時間與精力來處理,也是最重要的。
- 時間/行程整理
行事曆: 千萬別把所有的todo都塞進去,記下當天重點即可。
3大時間分配的陷阱: 注意「過度贏取」,不要花時間在不重要或無實質好處的事情上(尤其像是排隊搶購);別把「急事」當作「要事」,緊急事件不代表重要事件,必須先花時間釐清事件的先後和權重順序。
最後的陷阱,也是一般人常見的誤會,小心「一心多用」,一心多用就是在浪費時間,看似一心多用可以在同一時間做好所有事情,但是回頭看事情的品質都不高,總之一心多用就是在浪費時間,「一次做一件事」就好!
刪除
唯一原則,通通刪掉。
- 非實體檔案
1. App:
不心動、想不起用途、已經超過一週沒開的App,通通刪掉,反正商店還可以下載回來。
2. email:
不用的都丟到垃圾桶;感覺還會用到的,將信件放到封存,並善用搜尋功能找回來即可。
3. 檔案:
檔案可以分類為三種資料夾,目前專案、留存紀錄、儲存的工作,如果該檔案無法歸類在以上三種之中,而且又不讓你「心動」,那麼可以直接刪掉了。
- 文件全部丟掉
文件以全部扔掉為原則,如果其中的資料還有用途,那麼可以先拍照起來(或是等之後掃描,但是不建議放著等掃描,因為很容易累積一大堆"等待掃描"的文件)。
其他的文件「直立」放在桌上,隨時要看文件只要撇一眼就可以知道是哪個,不要通通放在桌上,等到要用的時候才在那裏翻找,而且下次還會找不到!
- 紀念品先拍照再丟
每次旅遊都會買很多紀念小物,雖然都有在整理而且覺得沒什麼用,但也捨不得丟掉,這時候你可以多拍幾張紀念品的「遺照」,以感謝紀念品的陪伴,因為有被「紀錄」了,這樣你會更捨得丟掉這些堆在櫃子中長灰塵的紀念品喔。
總結
整理工作與環境,也是在回顧自己擁有的一切。
留白時間反省 — 整理自己的心
一定要有自己的「空白」時間做獨處,好好「整理自己的思緒」,整理自己這段期間的遺憾、失敗和成功,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的進步。
珍惜擁有的
透過整理的過程,可以確實掌握與檢視你現在擁有的一切,知道自己有哪些資源(人脈、能力、經濟…)可以運用,並且丟掉自己不再心動的事物,會更加珍惜你現在擁有的,懷著感謝的心情,確確實實的過著更加「乾淨整齊」的生活。
放眼未來
回顧了過去之後,最重要的是「不再沉浸於過去」,好好地「斷捨離」過去那些不再重要的事物,只萃取其中的經驗,帶著自己真正「心動」的事物,定時整理與回顧過去,並朝向未來繼續前進。
延伸閱讀:
HackMD — 書本內容的細節總整理:
https://hackmd.io/RoYNEIIDRdS3bPQlB-gFAw?vie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