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11 獵書心得

到書店隨意翻翻書本,記下心得

Juo Penguin
6 min readOct 12, 2020
附上一張在"一本書店"點的手沖咖啡

科學人 — 175年特集

回顧美國科學人發行175年以來雜誌的關鍵字統計,藉此得知每個時期科學都在關注些什麼。

關鍵字(依年分的印象大概紀錄)

以下的關鍵字僅為自己的歸納與觀察,並非科學人中所斷定的結論

1850~1900: 工業與發明剛蓬勃發展
專利、發明、製造、引擎、電

1900~1950: 開始探討經濟的時期
工業、商業、金錢、工作、興趣

1950~2000: 宇宙和相對論的探討時期
時間、能量、光、共振、空間

2000~: 探討人類本身和宇宙
人類、宇宙、探索、知道、需要、創新

傳染病

從微生物的發現,到知名的傳染學專家聲稱「以後不會再有傳染病」困擾人類的4年之後,愛滋病開始大流行,接著陸陸續續各種傳染病,像是禽流感、漢他病毒、SARS、MERS以及最近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, 武漢肺炎),都是一直困擾著人類。

目前的肺炎主要採用「封鎖政策」,藉由隔離人群來達到降低感染的風險,不過就我看來很多國家都已經太晚才認識到此肺炎的嚴重性,導致只能亡羊補牢,為時已經有點晚了。

然而要真正防堵傳染病的傳播,還是首重於「預防」。透過建置預測系統,用演算法來預測傳染散播速度、範圍與各種統計,來事先做好相關的醫療資源準備,並且建立完善的通報、監測系統,來達到病原和人員的管控,做好防堵未然的措施。

隨機試驗

假手術

透過假手術(安慰型手術),也就是說並沒有真的實行手術,而是在你的肉上劃一刀並縫起來而已,用這種方法發現很多以往認為有效並且行之有年的手術,只不過是「宣稱」有效而已,用這個「科學」的方法發現並淘汰掉。

實證醫學

醫學上著名的「雙盲測試」也是同樣的作法,讓兩組人在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治療,透過觀察兩組人的結果來推斷治療的有效性。

比較知名的案例為證明疫苗的效用,藉由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(一組注射鹽水,另一組則是注射疫苗,不過沒有告訴注射鹽水的那組人),發現疫苗組的患病率確實低很多,藉此證實疫苗確實是有效的。

22歲前該懂得有錢人思考

用漫畫+解說的一本小書,主要是作者的經驗以及相關理財、賺錢概念。

逆向學習法

  1. 後設思考:
    先看題型(先做考古題!)和解答,知道該主題在講什麼,會出哪些題型,讓心裡先「有個底」。
  2. 搞清楚「方向」:
    先掌握你想透過該主題學到哪些內容,你想要獲得什麼成果?

閱讀

  1. 十本閱讀法:
    想要了解某個主題或概念時,總之先看十本書。透過看不同書籍找出共同內容,並且確認不同的理論,比較不會因為某本書的內容有誤而出錯。
  2. 輸出:
    輸出是輸入量的3倍(以時間或內容計算);重點在於反覆輸出與反覆消化(反芻)。

時薪思考

  1. 算算自己的時薪:
    例如月薪40K / (22 * 8) 大約 227元/小時
  2. 藉由時薪算你工作的「成本」:
    算算你目前每項工作、專案花費的時間,乘以你的時薪,可以很清楚知道每一樣工作的「成本」,看看「金錢」都花到哪裡去了。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算你的「業餘」的成本,計算一下「耍廢」的成本吧!

人脈斷捨離

  1. 只留下讓你「更好」的人脈:
    藉由「相乘效應」的成長,不會讓你進步或甚至是扯你後腿的
  2. 介紹對方自己的強項:
    第一印象很重要,藉由介紹自己的專長、是在做什麼工作,有哪些「特別厲害的」專長以讓人加深印象。
  3. 「封閉式主題」交談:
    與其直接用開放式主題,例如你喜歡什麼? 你的興趣是? ,不如直接限定在某幾個主題內,例如 你知道大概知道對方的興趣,就可以問說: 你覺得A還是B哪個好?
    藉由拋出一個封閉的問題,來讓對方可以瞬間回答,作為聊天的起頭很有用且比較容易進入話題。
  4. 記下對方特徵:
    為了下次見面的快速認識,在聚會時盡量記住對方的特徵,例如紅色洋裝、特別的首飾…,對方身上值得注意的亮點、臉部的特徵,並且與對方的名字作連結,如此一來在下次的見面場合時,如果能馬上認出對方,對方會覺得你有在關注、重視自己,會大幅提升對你的好感度。

經營人脈

  1. 表達謝意:
    在請教對方問題之後,對方是提供「他的經驗所學」給你,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,記得好好表達謝意喔! (email、訊息都可以)
  2. 量力而為:
    好友不必多,不是所有人都有心力應對大量的人脈,精簡你結交的人,注意自己的吸收與負荷,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他人身上。

誰賺走你的咖啡錢

值得一讀的經濟普及讀物

星巴克怎麼這麼貴?

  1. 掌握地點:
    星巴克之所以能夠賣如此貴,在於它掌握了"精華地段",大多都開設在人群必經之處。
  2. 稀缺性:
    正因為你經過的地方通常只有星巴克,因此你也只有這個選擇,導致了「咖啡的稀缺」,賣給這些趕時間而不在乎價格的顧客。
  3. 解決辦法 — 市場競爭:
    如果要解決這種市場獨佔的稀缺,只要星巴克附近開其他家的咖啡,提供顧客其他品牌咖啡的選擇,讓咖啡的稀缺性大幅降低,利用市場機制來影響商品的價格(雖然星巴克一樣還是會賣得很好,不過這是品牌效應,不屬於本主題討論的範圍)。

平均價格 v.s. 邊際價格

  1. 定義:
    平均價格:每次執行某行為的"價格"
    邊際價格:每「多執行一次」的價格
  2. 塞車的解決方案:
    因為車子的各種稅費幾乎都是定時繳一次(除了油錢),等同於你繳一次費用就可以在路上「開到飽」,因此開車的「平均價格」蠻高的,而你每多開一次(邊際價格)的費用很低,因為你開越多趟,稅費也不會因此增多。
    因此如果要解決塞車的問題,作者是認為每開一趟(或是距離計價)就收取一次費用,如此一來用路人會比較精打細算,減少一些不必要開車的情況。

賽局理論

又名囚徒困境,為知名的博弈與心理的經濟學理論。
你對別人的預測,會影響你自己的決定。

  1. 虛張聲勢:
    此理論的提出者 — 馮紐曼提到,你越是一手爛牌,越要假裝自己是好牌,因為你可以動搖對手的信心,這是個無論是撲克牌博弈或是職場上都通用的作法!!
  2. 認真的拍賣會:
    在拍賣會上,只要有「至少一位」的認真出價者,持續且踴躍的出價,這樣的行為會大幅影響整個拍賣的「氛圍」,讓其他出價競爭者認為該商品具有「該價值」的,也被影響連動著熱烈地競拍,因此有時候在拍賣出價的場合會有所謂的「暗樁」來影響拍賣的情勢,讓整起拍賣更加激烈地出價。

口感科學

很大、很厚、知識含量很豐富,很「美味」的一本書。

本書特色

  1. 理論+實作:
    不只講解食物如何變美味的理論,看一看手癢和嘴饞了嗎? 本書有附上有各種食譜讓你邊學邊做!
  2. 了解食物的背後機制:
    從食物的原料來源,變成食物的各種科學運作機制,讓我們知道原料是如何變成食物的,以及歷史上的人們是如何鍾愛各種奇特的料理,非常有趣!
  3. 滿足求知慾:
    除了一直以來的食安議題,並且身為樂在享受食物的"美食家",常常會想說食物的如何料理,該怎麼做才會變好吃,其中的背後原理與化學、物理上的機制,這本書就是集所有我想知道的,關於食物的一切為大成,就是如此有趣且越看越餓的一本書。(不要半夜看!)

其他讀物

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

內容確實很「勁爆」,隨便翻翻就看到性交易相關的市場經濟研究,還真是吊人胃口,可惜沒時間好好讀讀。

--

--

Juo Penguin
Juo Penguin

Written by Juo Penguin

不挑食的雜食者,近期的目標是瘦10公斤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