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7 ~ 3/13 週記

終於把機車運來台中了

Juo Penguin
Mar 17, 2021

本週增廣見聞

關係免疫力

在書局看到這本粉紅封面的書,覺得標題很特別就拿起來翻一下,看看其中提到了哪些「人際關係」的處理方法,雖然書中提到的例子很多都沒有類似的經驗,例如衝突該如何解決、該以什麼心態面對彼此的差異…等,這些問題比較少碰到,因為現在工作和人際互動上的關係都很單純,與他人相處之下都還算融洽。

但我覺得自己目前就像是處在「人際的舒適圈」,哪天不小心踏出這個圈子,或是被其他人給拉出去,都有可能因為不懂與其他人的互動,而自己吃悶虧,或是不小心踩到他人的地雷,因此在快速翻閱之後,決定買下這本書回家啃一啃。

在看完此書之後,用生硬的文字擠出幾千字的書摘心得之後,雖然看不到立即的成效,不過我想這就像是先打「預防針」,讓心裡先有基本的概念與想法,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吧,也期許自己能成為書中提到「能夠積極傾聽」的那種人。

技術

vue-cli最新版(4.5.0)問題sass使用問題

解決方法:sass-loader要裝@10.1.1版本

如果已經裝最新版sass-loader,要記得砍掉(yarn remove sass-loader / npm uninstall sass-loader)再安裝,以及順便裝node-sass)

css的:is()

將共用的部分抽離出來

:is(header, title) a {
color: #fff;
}
/* 等同於 */
header a,
title a {
color: #fff;
}
/* 或是加在後面也可以 */
nav :is(a, title, h1) {
background-color: #a00;
}
/* 等同於 */
nav a,
nav title,
nav h1 {
background-color: #a00;
}

完善之前寫的爬蟲程式

主要是加上flask做成API的形式,讓前端可以直接存取爬蟲的結果,以及新增了變數可以直接透過docker的env取得爬蟲網站的網址

Repo:https://github.com/ms0223900/python-web-crawler

相關筆記:https://www.notion.so/Python-620439491b21473eb5aa79bfcf171df6

踩到Redux的坑

connect和hooks似乎是「互相衝突」,在connect過的component使用hooks(useSelector, useStore…)會有問題,可以抓得到state(用console.log是可以看到確實存在的),但是抓不到state裡面的properties,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…。

Quokkajs — 能夠立刻看到結果的VScode插件

技術文件:https://quokkajs.com/docs/index.html

const sum = (...params) => 
params.reduce((prev, next) => prev + next, 0);
// 例如以上function,用此插件就可以像是以下這樣...(Pro版才有即時顯示)
sum(1, 2); //? 3
// 或這樣
const res = sum(1, 2, 3)
res 6

雜談&回顧

剛好有機會見到好想工作室的Howard

雖然談話時間不長,而且我也只是作為前端技術顧問的角色在旁聽而已,但有幾個重點令我印象挺深刻的…

  • 「工程師」保母

今天聽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商業模式,就是好想工作室幫忙「代管」工程師,幫忙照顧企業的工程師。

之所以有這個需求,就是因為許多公司都有資訊相關的需求,因此需要聘請RD人員(一般就是網頁前端或後端),然而以往都沒有RD團隊(或許之後也不會有)。

首先,以公司方面來說,內部不知道該如何管理和評斷這個工程師的好壞,即便有個位子給他坐著,電腦準備好放著,但做出來的東西是好是壞,根本無從得知。而且常常會發生溝通上的問題,即便提出了程式相關的需求,但負責人不知道該怎麼轉換為「具體需求」,而且也不知道該做多久才好,總之對這個職業的工作完全不清楚,所以可能造成效率的低下,甚至可能最後「難產」了。

另一個很重要的,就是工程師會「枯萎」掉,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詢問和求助,「孤立無援」地工作著,一開始或許沒問題,自以為有能力可以HOLD住,但這份「無力感」會越來越重,直到那一天認知到完全沒有人幫你,也沒有相同領域的同事可以討論的時候,才會意識到這樣是如此的「寂寞」,這對工程師的身心靈造成的傷害可不能小覷,就像是慢性病一樣,心靈漸漸的乾涸,要不是忍受不住這份孤寂感而離開,就是成為「半死人」一般的工程師。

  • 幾乎沒用專業術語

我難免會講到input, project之類的英文名詞,而我發現Howard即便在講解專案的規格細節時,也幾乎沒有用到英文,都是用一般的中文白話的方式在解說著,至於技術方面只講到最低程度而已,例如json檔, 文件檔…等。

這方面真的蠻佩服的,應該是有著許多溝通經驗,與那些非資訊相關企業的窗口談過很多次了吧,這樣訓練出來的簡單直白表達能力,能讓非資訊相關的任何人都懂,看來我還有得學呢。

--

--

Juo Penguin
Juo Penguin

Written by Juo Penguin

不挑食的雜食者,近期的目標是瘦10公斤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