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/4 ~ 4/10 週記
連假只剩兩天,有點不捨
本週增廣見聞
到花市看了花
親眼看到才知道,原來多肉植物有這麼多種。
大的、小的、粉色的、漸層色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的都有,小盆的非常便宜,擺在窗邊或是桌上都很好看,就看個人喜好挑選,不過似乎也不是這麼好栽培,有些需要比較多的日照,而有些並不用,如果放在室內(辦公室),或許就要挑選比較「好養」的那種了,不過共同點倒是一樣,就是不用頻繁澆水,否則它會被淹死呢。
圖解 男性心理學
收錄了將近120則案例,分析男性心理的一本「小書」。雖說頁數不多,篇幅也不長,從心理上探討男生們是怎麼想的,也講到生理上的差異如何造就思考模式的不同。
其中涉及蠻多心理學範疇,從基礎心理學到應用心理學都有提及,其中不只單純探討「個人」的部分,還有提到關於家庭,從家庭成員的組成、與兄弟姐妹的關係,都可以看出對方的「心理傾向」。也有提到不只天生差異,幼童時期的「不滿足」也會影響發展,成人時期的那些「補償心理」就是因此而來。
總的來說,可以說是討論面向蠻全面的一本書,因此個人挺推薦男性們買來自己看一看,知道自己平常到底在想什麼,一窺究竟。
技術
解決react native Android上地圖Marker會跳動的問題
在Marker的props tracksViewChanges設為false即可,雖然是讓Marker不隨view而重新渲染,目前沒看到什麼大問題就是了,至少Marker不會亂跑,而且效能提升很多,滑動地圖變得「非常順暢」!
//.. MarkerWrapper 組件<Marker
coordinate={{
latitude: position[0],
longitude: position[1],
}}
tracksViewChanges={false} // 重點是指定這個props為false
>
{children}
</Marker>
ios模擬器設定gps
Feature > Location > Custom Location
Docker重啟nginx
如果網頁服務是使用nginx作為伺服器,那如果網頁的container有所更動,則需要將nginx砍掉重啟,例如以下指令
docker-compose stop nginx && docker-compose rm -f nginx && docker-compose up -d nginx
雜談&回顧
能夠「確實」解決問題就是個好設計
來源分享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ber0205/photos/a.131181367532635/771861353464630
- 初衷:
在2013年時,他(得獎者,松島靖郎 和尚)看到新聞報導有一對母子因為沒錢買食物而餓死。便想到寺廟中明明有這麼多可以吃的「供品」,卻這樣白白被浪費掉,手中有著食物卻無法拯救這些人,於是創立了這個俱樂部,將這些供品整理好,送給有需要的人。 他說到:「將人們獻上的供品,回饋給在社會裡生活疾苦的人們,這樣神明也會覺得開心吧!」 - 解決什麼問題:減少供品的浪費、資源的再分配
- 特色:並非實際的產品,比較像是一個「服務」或「實際行為」被認可
- 實際成效:到目前(截止至2018),總共幫助了超過10萬多人
- 後續效應:
不只供品,甚至一些日用品都一起送給有需要的人
不只和尚本人,許多人受他的行為所感動,加入俱樂部的行列,規模越來越大,甚至跨越了「宗教」,連基督教也合作參與這樣的公益行為 - 總結:
人間最好的設計都有:人性的溫度,最美的藝術,就是 — 愛與善良
To-Don’t List
一個提醒自己「別該做」什麼的清單
嘗試在一天的最後做「Daily Review」,想想今天哪些事情覺得是做了很划算的(覺得很有價值),哪些則是令人沮喪(無論是做不好,還是覺得浪費時間),藉此發現哪些工作才是「具有生產力(Productive)」的,把更多的時間分配在這上面。也是藉由這個回顧,列出那些「不該做」的事項,將其加入你的To-Dont List
雖然一開始不習慣,因為在工作時必須強迫自己看這份清單,中斷原本的作業流程,但習慣之後會覺得這樣是「很划算」的,因為適度的休息讓自己更有活力接續工作。
適合用於「remote work在家工作」的工作形式,因為在家的時間比較多了,平常與同事社交的時間被用在「社群網路」,不自覺的會將時間耗在上面,而此份清單可以時時提醒並「限制」自己
作者的實驗結果:
- 發現可以有效減少那些「簡單」卻沒什麼意義的工作,例如上網瀏覽、看影片等等,進而減少「午睡症候群」,讓下午更有精神
- 可以用來「強迫」自己休息,例如「別盯(Don’t)電腦太久,每30分鐘往外看一下」、「別在同一張椅子上坐超過一個小時!」
這週開始「評估」產值
主要分為「很值得」和「浪費時間」這兩種,用筆記將其記錄下來。
在每天的最後(睡前或某個固定時間)進行這樣的反思,回顧一天中的重要時刻。回想有哪些行為是覺得特別划算、很值得自己有做過的,像是花時間閱讀產業新聞(這些因人而異,需要捫心自問)、花時間與人社交等等,都可以視為「很值得」的。而像是漫無目的的瀏覽購物網站、沒事就點開LINE看一下訊息…等,這些就可以列為「浪費時間」了。
在經過約一週的實施之後,發現這確實是個查看平常都把時間花在哪裡的好方法,回顧一整週的紀錄之後,發現確實有些浪費掉的時間自己都沒有特別在意,但加總起來的時間也是很驚人,每天浪費一小時,一週就有7小時「被丟水溝」了。
在回顧與紀錄的過程中,意外還發現到,這樣的評估同時也是在「肯定自己」平常的努力。一般在進行那些「很值得」的事情,通常過程是比較累的,需要花一定的專注力與精神。例如下班後花時間學習進修,用那所剩不多的精力與被榨乾的專注力,專注在學習,而且一時也看不出成效,常常讀到懷疑人生…。
但透過這樣的回顧,可以看到自己確實都有把時間好好的運用,每天都有做些「值得」的事,比較不會愧對自己,心裡能稍微有些安慰,知道有在按部就班著一步步往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