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寫作成為精進自我的武器 簡易觀後感
寫作是最值得的投資!
二話不多說,直接以全景圖作為這本書的總覽
寫作作為展現自我的工具
寫作對於內向的人
寫作是非常好的展現自我的形式,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直接跟人溝通,你的發表/文章足夠優質,也是有機會吸引別人的目光,正所謂的「好文章自己會走路」,用寫作把自己賣出去。
每個人都像產品一樣,是一個「黑盒子」
你沒有開口或是有一份說明書,別人是無法知道「你能做什麼」,而其中以書面的方式更容易廣為散播(除非你對於錄影片或是錄音頗有心得),因此我們都需要一份說明書來展現自己的價值。舉例來說,在工作上最常見也最常用的 — 履歷,這是別人在看到你之前,唯一可以知道你價值的一份說明書,在這說明書上,你必須好好展示「你的特色」,讓公司知道你的獨家賣點,否則你連下個開口的機會都沒有.更甭說實際展現你的「功能」。
用寫作「合理的」包裝自己
雖說在文章中可以說是自己多厲害,成就多高,但是這個泡沫通常很容易被戳破,而且只會讓自已信用破產。因此我們可以用「評價」,來合理地包裝自己,做個符合自己能力的自我介紹。例如我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客戶、同事、主管…等的評價,你都可以記下來,作為以後的第三方認證,畢竟別人的認同比起你的感覺良好還要來得公正,又或者是常見的證書、某些成功案例,這些都是針對事情的,不偏頗的客觀評價,也都是適合作為自己的一個能力證明。
包裝作為基礎,用這層包裝讓別人知道你是值得「打開的」禮物,如果連最基本的外觀都不好看,這個競爭的時代很難有任何嶄露頭角的機會;用行銷作為加速,就像叫賣和各種廣告標語一樣,把你自己更快地吸引別人的目光。
曾經有人說過,賣東西只是在 銷售信念與恐懼
信念:是讓你相信擁有這東西是美好的,如同包裝的光鮮亮麗,讓你覺得其中的商品會是跟外表一樣美好;而恐懼,則是讓你擔心無法擁有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,如同行銷的各種用語,激發你對於現狀不滿的恐懼。因此這兩者完美搭配才會產生最大的效力!
然而,最重要的還是前面提過的,誠實。只有在面對自己、面對他人都是坦誠以對的時候,你的包裝和行銷才會是扎扎實實的,而不只是一隻走跳於文章上的紙老虎,唯有分享自己,真正的自我,在不管是工作、交友甚至是戀愛,才能維持得長長久久!
平日寫作的4大形式
筆記
筆記不嫌多,隨時手寫記下你的靈感,從一天5分鐘、一次一句話開始,重點在於紀錄你的想法,讓自己期待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紀錄。
地點則是越固定越好,例如你每次開會都帶筆記,到了會議室的那個熟悉的位子,拿起筆,先寫下日期時間就好,讓你每次在寫筆記之前都進入「暖身」的狀態,寫起來會更不抗拒,越寫越順手。
日記
重點在於反思。與小時候老師要求寫的為寫而寫的「流水帳」日記不同,日記最重要的在於反省自我,為了記下一整天中的那些「遺憾」,回顧今天有哪些事情不順,是否能解決…等。
每次的紀錄都是在感知自己的內心,與自己對話,當自己記下那些遺憾,從「知道自己不知道」的境界,並加以提出相對的改善,變為「知道自己知道」的境界,如此一來才能夠做到所謂的進步
而在日記上,也能用子彈筆記之類的方法分類每天的任務,並且可以用(不)重要 —(不)緊急,的二維座標圖(如圖中的範例)來分類每天的待辦清單。
週記
回顧複盤,避免再犯。週記可以說是將每天的日記,在該週的最後一天做個「週度報告」,週記的內容需要比日記更加精簡,只拿取每天重要的內容做整理,因為你往後可能只會回顧週記,看看每一週發生的大事。
作者提供了他們團隊內的工作週記,主要有三個要點:
- 思考過程闡述:重點不是你做的結果,這種成果或許大家都有辦法做到,重點是在於你怎麼想出來的,你思考的路徑是否多繞了幾圈?還是你有特別的解法? 這都是你與別人不同的地方,你也能依此參考別人如何思考,突破盲點。
- 最多3個核心成果:因為3個以上太多,可能工作對你來說過於困難,然而如果連3個都沒有,那麼可能工作對你來說太簡單。
- 寫一個「使用者故事」:要做出好的產品,首先你要知道使用者的想法,要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看這個產品,因此寫一個使用者的故事,轉換角度是很重要的。
總結
工作上的總結:總結不是寫給自己看就行。給上司看的總結,你要以對方角度去想,他們可能完全不關心技術怎麼解決,而是只關心專案進度如何,專案會不會延遲而已,尤其老闆更是如此,可能只有幾秒鐘看你的總結,更是需要抓出重點,不要廢話!
自己的總結:前面也有提到的「包裝」自己,需要好好為自己總結才能夠集中火力,抓出重點,把你最厲害的那把刀磨到最利;並且用上「別人的刀」,別人給予你的評價加強火力,趁勝追擊。
像是一般書籍的「強力推薦」,也是用這種總結評價的方式,你看到很多你認識的人做推薦,可能你連內容都沒看,眼睛都沒眨,相信這是本好書立刻刷卡買下去。
萬能寫作法
觀點 — 案例 — 總結
作者在最後的章節提到,只要靠這個通則,有這三個部分的文章,可以一招打天下。
觀點
我想要跟你說的事情,直接開門見山地說,我今天要跟你講的是什麼。
案例
用一些實際的案例,按照有邏輯的方式,跟你推論說這樣做是有道理的。
總結
重申一次,我們該怎麼做,或是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,發起一個行動呼籲。
範例:
觀點:我們現在不該投資比特幣
案例:1. 比特幣OOXX 2. 國際局勢 3. 相關法規…
總結:不該投資,但用案例知道,可以改投資我們的以太幣…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