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準寫作 — 八大「力」讓文章脫胎換骨

用各種技巧精進文章,簡報、報告、任何文章都通用!

Juo Penguin
17 min readJan 6, 2021

前言

重點心智圖

https://coggle.it/diagram/X_Fs7_YZr6-l-M-k/t/%E7%B2%BE%E6%BA%96%E5%AF%AB%E4%BD%9C-green_book/0cfd108b6d9dcfad1b59477fee284938f69f695d9ec61aa40fa6e49c6084aced

文章結構

統整此書介紹的各種寫作需要的要點(力),如心智圖所示,如果為OO力的形式,會是簡介該力量的要點,並提供範例,以及練習題;其他則是以重點介紹為主。

嘗試採用RIA(詳見極簡閱讀)的方式,以簡短解說+實作為主的單元式介紹。

  • OO力介紹
  • 範例
  • 自己練習

主要重點

關注段落而非句子而已:
以往教育大多跟我們說,要用成語,引用名言佳句,用一些具有「文學氣息」的技巧等等,盡量讓你的句子漂亮,文章的最小單位是「句子」。

但其實要讓文章通順好讀,最小單位會是「段落」,並非一堆乍看之下華麗的單句組裝起來就行了,這樣做很容易讓人讀起來有壓迫感,且文章脈絡不容易掌握,適當的分段會讓文章讀起來有節奏感,讓讀者有喘息的空間好好吸收你想傳達的資訊

ROA:寫文章之前,先想好ROA三大重點,這樣你的文章才會真正打中「目標客群」,文章就是你的產品,有人看才能發揮文章的價值,有人因此而做出行動,才是發揮你的價值。

  • Reader 讀者:
    先確定你的讀者是誰。
    是給網路上的所有讀者,還是給面試官,或者是主管看? 給「誰」看很重要,這會大幅影響文章的用字遣詞。例如你打算寫介紹你們公司的文章,如果是給懂該領域的人看的文章,就不必解釋太多專有名詞,反之,是面向大眾的文章,則盡量減少專有名詞,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。
  • Object 目標:
    確定你想傳達的是什麼。
    要透過文章達到什麼效果,你希望讀者可以取得什麼資訊,獲得什麼知識。例如: 你寫一篇推廣餐廳的文章,最終目標是希望顧客看到文章後知道這間餐廳,但其他的小目標可以設定為「讓顧客知道餐廳的拿手菜」、「餐廳環境優美」等等,事先清楚目標之後,比較不會通篇文章沒有重點,讀者看了之後比較清楚你想表達什麼,因此在文章的撰寫上會更加聚焦。
  • Action 行動:
    希望讀者看完文章之後,做出什麼行動。
    在我們清楚讀者和目標之後,最後還需要訂定「行動」。如果沒有明確的行動指示,那麼讀者可能看完之後,最後也不會記下任何東西,這篇文章純粹對他們,只不過是資訊而已,你必須訂好行動,讓讀者明確知道這篇文章讀完之後,有哪些事情可以做。例如,剛剛提到的範例,推廣餐廳的這篇文章,如果只清楚目標,那麼讀者在看完之後可能只會覺得餐廳不錯,收藏起來就好;但是加上行動之後,像是「活動資訊」、「徵人訊息」等等,你可以清楚寫在文章之中,讀者也能在被你文章感動之後,做出行動。

八大要點

主題力

  • 介紹:

先水平思考發想各種主題,你可以使用便利貼寫出你的想法,貼在牆上、桌上更加一目瞭然,或是用腦力激盪等等的方法都可以,再垂直思考收斂你剛剛想的跟主題有關的概念、想法,歸納與統整剛剛的所有想法。

用5W1H(Who, Where, Why, When, What, How),來幫助你思考主題,用比較完整的架構去發想,最後將這些主題脈絡化,「聚焦」在單一的主題重點。

還可以使用四大象限來分類你的主題,看是希望位於哪個象限之中,幫助你做好主題的定位。

主題 四大象限

  • 範例:

今天要寫一篇關於「2021時尚趨勢」的主題,

可以先從水平發想:
有哪些時尚趨勢? 時尚的定義為何? 趨勢是指哪方面的趨勢? 是女性的時尚還是男性,甚至是寵物? 任何關鍵字都可以,就是盡情「隨意發想」。

垂直:
決定大致的方向之後,例如決定的是2021寵物時尚,可以在這階段決定更詳細的主題,進行同個領域的發想,例如 寵物的配件時尚、寵物的衣服、寵物娃娃車等等。

5W1H:
利用5W1H來檢視主題更細節的部分,以下僅舉幾個例子
Who: 適用於哪些種的狗? 哪些族群的消費者?
Where: 要做哪個區域的趨勢? 台灣?台灣的某區域? 還是全球的?
Why: 為何要做這個趨勢? 是為了新產品? 或只是年度報告?
When: 是2021整年的趨勢,還是以季度去區分?
What: 做哪類的趨勢? 寵物用品、寵物食品還是包裝?
How: 如何得出趨勢的結論? 我們有這些趨勢之後該怎麼做?

四大象限:

  1. 他人重大事件:歐巴馬決定競選總統的轉捩點
  2. 他人日常生活:阿明叔叔每天開店前的日常
  3. 自己重大事件:決定從台大休學的那個雨天
  4. 自己日常生活:從客戶身上學到的100件事
  • 自我練習:

試著以水平+垂直思考的方式發想主題,接著用5W1H做更詳細的檢視。

標題力

  • 介紹:

「標題就是一切」,雖然這麼說有點誇張,但從現今所謂的「農場標題」可以知道,你只要足夠吸引人的標題吸引人觀看,內容即便是抄襲或是空洞都沒關係,因此那些只是為了騙取流量,用著純粹吸引目光標題的文章,被如此詬病著。

因此我們可以知道,標題是讀者「第一個看到」的文字內容,必須靠著它來吸引讀者翻閱,好的標題讓你事半功倍,相對來說,不好的標題讓你血本無歸,因為根本沒人看。

標題有幾個工具可以使用 — 四大要點與四象限:

四大要點:
急迫、實際好處、明確、獨特,標題盡量符合以上這四個要點之一,能讓讀者清楚感受到標題想傳達的資訊。

標題四大象限:

  • 範例:

四大要點:急迫、實際、明確、獨特

急迫:只在2021年內適用的搶購技巧!
實際好處:每天存10元就能買你的房子
明確:開始享受精油芬芳的舒服生活
獨特:幾行字就能決定總統是誰— 談談程式與演算法

四大象限:

以運動、健康相關內容的標題作為舉例

觀點:只要每天運動30分鐘,就能擺脫嘆氣人生
提問:為何只是抬抬腿就能多活十年
懸疑:為何只是不經意的翹腳,竟是讓你長不高的主因!?
警告:多吃這樣東西,讓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高十倍!

  • 自我練習:

回想你最近預計寫/最近寫的文章以這四大要點重新檢視看看,是否有符合,如果沒有符合,試著改寫看看。

開場力

  • 介紹:

好的標題讓讀者想要翻閱文章,而好的開場則是「引領」讀者繼續讀下去的關鍵。

透過開場能夠:讓讀者馬上知道整篇文章的核心、勾引讀者的興趣,作者說道,開場「不是亮刀子,就是亮鉤子」,不是足夠驚悚就是要足夠懸疑,把你腦中的畫面確實地傳達給讀者,先讓讀者有難忘的印象再說,才有機會留住讀者,以及看完你的文章。

開場有五大關鍵(5S),分別為情境(Situation)、直白(Straight)、驚奇(Surprise)、懸疑(Suspense)、糾結(Struggle)

  • 範例:

以5S來一一舉例:

情境(直接講明的狀態描述,但不一定會講明主題):
他是小華,在南部的一家小公司工作,上下班時間非常規律,8點上班,下午6點下班。平時沒有菸酒等不良愛好,總是習慣會在睡前喝一杯溫牛奶,並做30分鐘的伸展操,準時在11點半睡覺,5點半起床,如此生活規律且健康的他,面帶微笑地跟我說維持身心將康的訣竅。…

直白:
連時代雜誌都說2020是「歷史上最糟的一年」,但誰說2020是最差的?歷史學家告訴你,還有遠比2020更差的時期,那時候大量火山噴發.可說是有如世界末日一般,作物因此生長不良欠收,導致了嚴重的飢荒。…

驚奇(與懸疑類似,但能讓讀者的情緒波動起伏更大):
現在我坐在警局,右手寫著筆錄,左手握著一隻不屬於我的筆。

懸疑(不直接講明):
葉子的邊緣劃過小腿,一股濕滑的感覺瞬間衝上腦門,往前走幾步無路可走,左手便抓著眼前的乾枯的樹枝,右手拿著刀子劈開,一刀、兩刀…

糾結:
去年那次的投資生意失敗,讓Peter非常懊惱,現在不只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工作,就連家人都因為那次的「豪賭」而離去,他已經無路可走了…

  • 自我練習:

嘗試用5S思考文章的開場,試著以不同的角度來寫開場,看哪一種效果最好、最適合。

情節力

  • 介紹:

撰寫文章的情節內容,就像「攝影師」一樣,攝影師是透過鏡頭擷取影像,且鏡頭可以調整風景的遠近;而你是透過文字來描述情節,用細節以及像是攝影師調整鏡頭一樣,交錯著不同情境的遠、中、近景,讓讀者不會對於同樣層級的情節描述感到無趣,透過細節+場景切換營造「立體感」。

使用具體的細節來鋪陳,會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,還可以用情節3C準則,3C分別為: 具體(Concrete)、可信(Credible)與關心(Care)。

「具體」,情節要足夠具體實際,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;「可信」,有明確來源或是講明確切的時間、地點;「關心」,關心讀者想要的情節,大家想要看的是什麼,寫出符合需求的內容。

最後還有一個C,就是脈絡(Context),用脈絡將各種細節整理,檢視前後文是否有交代清楚,把故事情節「串」在一起呈現給讀者。

將你文章的情節展現得更加完整,寫出更能夠打動他人的故事。以下主要是以3C的準則做範例:

  • 範例:

(描述某一次的葬禮…)
花圈凌亂的擺放在各處,鮮花四散在地上,被踩扁的花上有著清楚可見的腳印(具體),明明是四月卻下著不合時宜的暴雪,不只天氣寒冷(可信),靈堂裡面沒有任何人更是讓人感到不寒而慄,只見一具半開的棺材斜放在中間地板,鼓起勇氣走近一看,裡面是空的,然而棺材的木頭上有許多碰撞過的痕跡,甚至有一些木屑四散在裡面…

轉頭往外一看,一個黑點、兩個黑點…,越來越多黑點聚集在一起,而且這些黑點越來越大,直到終於看清楚這些東西的真面目,原來是一群…(場景切換)

棺材中一片黑暗,身體周圍越來越熱…,原來這不是我參加誰的葬禮,其實是…(脈絡,將前面所提的上下文統整)

  • 自我練習:

以情節3C來為你文章的其中一個情節重新編寫,問問看其他人,比較看看哪一種相對吸引人。

觀點力

  • 介紹:

寫出屬於你自己的觀點,然而觀點不是文章中突然冒出一句「我覺得OO就是該XX」,讀者就能接受,而是要像金字塔一樣,從細節的鋪陳,到「視野」、「視角」以及「觀點」,這三個一層一層往上堆疊,最後鋪陳出你的獨特觀點,讀者才有辦法理解你想表達的脈絡,才有機會認同你的觀點。

從多方面的「視野」,不同的面相來講解你想表達的內容;接著是「視角」,藉由不同觀點的轉變,如同情節力提到的鏡頭取景變換,換位思考、逆向思考等等;最後才是總結出你的「觀點」,表達出你的立場、態度。

  • 範例:

<< 現在越來越少人重視傳統文化,像是 拜拜的習俗逐漸消失,不僅如此,甚至也不相信所謂的神明,更別說信仰了,認為現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,不合時宜的文化就該被淘汰掉;相反的,以前人總是說舉頭三尺有神明,認為有神明的保佑與保護之下,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觀察著,老一輩的人相當重視這些習俗,甚至認為數位光明燈、線上拜拜之類的,只不過是偷懶的方法,不認為是個正當的文化。

許多文化無法完全被文字給記錄下來,重點是體驗的感受,以及大家共同體驗習俗的回憶。像是以前過新年的時候,全家出動大掃除,把家裡弄得乾乾淨淨的;除夕的時候守歲盡可能地不睡覺,也還記得大家為了沾沾喜氣,都會身穿紅衣,並到處拜年…等等,但現在新年幾乎只剩下團聚和放假的存在而已。>>(視野)

或許「傳統」文化消失也不是壞事,硬要大家湊出時間做那些「不甘願」的事情,不只讓人從心底拒絕,更令人討厭該習俗,更別說傳承文化給下一代了。

文化習俗就像是程式軟體一樣,而且是一個超大型的多人開發維護的程式,你一出生就被加入開發者的行列了,不僅如此,你的生活會受到該程式所影響,例如:中秋節就是要烤肉的這串指令,你到了中秋節就會不自覺的聯想到烤肉,進而改變你的行動。而且每個人都有能力更新程式碼,或許一個人的修改微不足道,但集結大家的修改,從1.0.0升級到1.0.1甚至到1.1.0,不停的更新,讓舊的程式碼汰舊換新,改成適合現在的我們的文化。(視角:逆向思考、創意思考)

傳統文化的形式會轉變,只要精神繼續留存在人們心中,以不同的形式傳承下來,不必拘泥在「儀式」或是「物品」上,而是大家有著對於文化習俗的認同,有著與時俱進的習俗的生活體驗,有共同的回憶才是最重要的。(觀點)

  • 自我練習:
  1. 試著用一篇「沒有明確觀點」的文章,想想作者背後的觀點。
  2. 試著以你的講法重述別人的觀點,練習拆解他人的想法並重組。

結構力

  • 介紹:

結構越完整,條理越清楚的文章,越能讓人信服。不僅如此,結構就像是文章的「框架」,這個框架越穩固,其中填入的內容也會越穩定。結構完整的文章,讀者在閱讀時會比較流暢,不會看到一半就卡住,也比較能夠你想表達的觀點。

發揮創意也是需要先清楚文章的結構,透過分析你的文章,你更容易在此框架中發揮,知道定位在哪,思考更容易集中、清楚且更有效率的想出新的點子。

結構有兩大要點:金三角與結構金字塔

金三角為:主張、根據(論述)與結論
結構金字塔(由下而上):情節、重點與結論

範例會以這兩大要點來舉例。

  • 範例:

金三角:以進口核災地區食品為例

  1. 主張:可以進口/不能進口
  2. 根據:只要符合標準就行、更頻繁定期抽檢、只要有違規就停止三個月…等等;其他國都沒有進口所以我們也不必、或許有其他目前驗不出來的輻射污染…等等
  3. 結論:可以的前提是政府必須做好把關才行;不可以但是能再提出新標準…等等

結構金字塔:以污染的農地及農產品為例

  1. 情節:金黃色的稻米搖曳生輝著,但卻傳來陣陣惡臭,農地旁大小不一的污泥散發出臭味,不知何時這些臭味的來源被刻意倒棄在此處,可能數天或是數個月,可能在稻米播種之前就已經堆放在這邊了…
  2. 重點:這些污泥除了臭以外,其中成分不只「富含」重金屬,甚至還有一些必須特別處理的毒物,且是極易溶於水中,因此非常容易被植物吸收並累積,特別是「果實」…
  3. 結論:除了產品的檢驗必須嚴謹把關,,而且做好農產品溯源,更需要嚴格執法…等等
  • 自我練習:

用金三角和結構金字塔檢視你文章的結構,看是否符合這樣的結構,以這兩大要點之一改寫看看;或是以這兩個其中之一的結構來試著寫新的文章。

重點力

  • 介紹:

「淺顯易懂」,文章簡單且好理解,能讓讀者快速掌握重點最好。

很現實的是,讀者都「沒有時間」,你的文章只不過是茫茫文章大海之中的一篇,如果你寫的艱深難懂,導致沒人想看,而且就算看了也看不懂,那文章寫了也沒意義。

要寫出馬上能讓人抓到重點的句子,其中的準則為3S:Short簡短、Simple簡單、Specific具體,以滿足這三個要點為主,讓你想要傳達的重點一目瞭然。

除了3S之外,盡量使用「動詞」,表達出動感讓讀者有具體的感受,簡單明快的直接點出重點。

接下來是段落的整體安排,最前面也有提到,段落才是文章的最小區塊,用「魚骨」寫法來寫每個段落。

首先,每一大段(同一個主題)有一個魚頭的開頭句,用來破題該部分的內容重點,讓讀者能夠瞬間掌握重點;接著依照同一個主軸(魚骨)衍生出各段或各句內容(魚肉),每個部份都會有個摘要句起頭,也是為了讓人能夠快速了解該段主要內容,在內容鋪陳完之後,最後用一段結尾句、段落做總結(魚尾)。

  • 範例:
    (主題為存錢與投資)
  1. 使用動詞:管好錢包就是賺錢
  2. 魚骨式寫法:
    魚頭:把錢存在銀行只會越存越少。
    魚骨(分好幾個段落,大致描述每段摘要句):定存利率趕不上通貨膨脹、股票不是都高風險、適當的花錢能賺更多錢、投資自己才是王道
    魚尾:除了純粹存錢,你還有更多的投資方法,別再當鐵公雞了。
  3. 3S:
    把錢花在自己身上、現在開始記錄你的日常花費…等等舉例
  • 自我練習:

嘗試用魚骨式寫法來寫文章,先將魚頭、魚骨和魚尾想好,再動筆填入內容(魚肉)。

結論力

  • 介紹:

「讓讀者留下最後的印象」。

運用前面的七個要點,在文章中描述這麼多的情節,寫出那麼多的細節,讀者閱讀著文章,漸漸被你的文筆感動,然而在文章尾聲那感動的最高點的當下,什麼都沒交代就結束了,這就像是你潑一把冷水給剛熱身完的跑者,就這樣澆熄了那些感動,只不過最後沒有做出適當的結尾,就這樣浪費了一個在讀者心中「留下印象」的機會。

因此,文章一定要有結論,為的就是讓你的作品、論點能夠在他人心中有一席之地,讓讀者能夠回味。

而結論可以分為四大類,以四象限來區分,先想清楚你想要的是哪一類,不僅能讓讀者加深印象,也能讓結論更有說服力:

  • 範例:

各種結論舉例(四大象限):

  1. 有力的總結:
    …(前面講述投資和理財的重要),因此,錢就像水一樣,有流動才不會腐臭,讓你的錢發揮價值,別只讓他們待在原處!
  2. 個人抒發:
    …(經過十年終於贏得冠軍),等待了十年的目標,終於能被相機給圍繞著,脖子掛著金牌,勇敢地說出「當初沒有放棄是對的」了。
  3. 名言佳句:
    …(講述關於學習的方法),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」,然而不必等著老師的出現,自己就可以當老師,用教學的方式來學習,能突破自我觀點的學習學到比以往更加深入。
  4. 對他人評語:
    …(講述關於某位政客的事蹟),擁有這麼多資源卻在一念之間全部損失,他常掛在嘴邊的那句「你到底有沒有腦袋?」,或許最需要腦袋的就是他自己,如果多想一點,別隨意輕信別人,不然也不會落得這般田地吧。
  • 自我練習:

試著為同一篇文章想出四種結論,訓練你下結論的能力,並思考哪一種比較適合目前的文章。

總結

先想好再動筆

以往寫作都是想到什麼寫什麼,只專注在當下的句子是否流暢,詞藻是否華麗。寫著寫著,常常寫到一半就忘記前面寫了什麼,不僅如此,句子也是長篇大串黏在一起,沒將段落分清楚,導致讀者難以閱讀,這還只是「易讀性」而已。

那你改善了段落分段的問題,讓文章好讀一點,但有可能因為邊寫邊想,很常發生上下文不連貫的情況,文章的想表達的不連貫,脈絡不清楚,就算文章變得好閱讀了,但讀者還是看不懂你想表達什麼。

因此,可以運用此書的幾種技巧,例如先從主題力想好主題,把文章的主題和概念定清楚;接著可以用結構力將文章的結構訂清楚,大致分好哪些段落要寫什麼內容;再用重點力的魚骨寫法,把文章中的重點明顯的寫出來,再用情節力思考內容細節,將情節安排的更吸引人,描述地更加有趣。

最後用觀點力、結論力,將前面的內容統整出觀點,並以有力的結論做收尾。

規範在架構內更容易發揮創意

自由自在地寫文章雖然很爽快,如果今天只是寫給自己看而已,倒是不必特別在意架構或是創意這件事,反正只是抒發個人感受而已。

但是今天你寫的文章不僅是要給大家看的,就不是你寫的高興就好了,甚至有可能攸關「是否賺錢」,例如像是文案、報告、企畫書等等,這時候如果沒有用一定的架構來「規範」文章,很容易越寫越多,寫到偏離主題甚至寫到自己不知道在寫什麼。

用以上提到的八個技巧框架寫你的文章,會讓你的成品架構更加完整,儘管一開始寫得不好,但至少能用架構去個別檢視和修改,多寫幾次至少能寫出「別人看得懂」的文章。

然而或許有人質疑,文章都在架構內發揮,這樣大家寫起來都一樣,這麼說「對也不對」。以文章整體性來看,你和他人如果都用同個框架寫,那麼確實文章「大致上是一樣」的,這時候你不用關注文章是否易讀,架構是否有問題之後,你就能更加專注發揮創意在內容細節,用你獨特的觀點,更細膩的文筆來描述細節等等,所以說大家寫起來都一樣也可以說是「不對」。

因此,試著先用技巧打造你的文章,重新檢視你的想法,動筆之前先想一響,至少寫出先讓人看得懂,願意看下去的作品。在這之後,你就能在限制的範圍之中,盡可能地發想出不一樣的內容,寫出讓人更加感動的文字,做出更有創意的作品。

--

--

Juo Penguin
Juo Penguin

Written by Juo Penguin

不挑食的雜食者,近期的目標是瘦10公斤。

No responses yet